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CAS:1239-45-8
溴化乙锭
溴乙菲啶;溴化乙腚
Ethidium Bromide
EB
1239-45-8
214-984-6
C21H20BrN3
394.32
工业级
95%
261 ℃
>100°C
40g/l(25 ºC)
深红色结晶粉末。
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许多人认为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
实际上到2013年6月6日前还不能证明溴化乙锭是基因致癌物。还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直接接触EB(溴化乙锭)能对任何动物有毒害性。人们认为EB有致癌性仅仅是因为试管培养细胞时,EB能够抑制细胞生长。
虽然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但是溴化乙锭并不能通过皮肤进入细胞内。所以说溴化乙锭相对其他的致癌物质还是比较安全的。
吸入有毒;可能有不可逆后果的危险;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吸入有极高毒性;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2-8℃冷藏,密封保存。
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DNA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见光谱红橙区的590nm处重新发射出来。由于溴化乙锭-DNA复合物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的溴化乙锭(0.5ug/ml)时,可以检测到少至10ng的DNA条带。
由于在该染料存在的情况下,线状DNA的电泳迁移率约降低15%,因此,当需要知道DNA片段的准确大小(如DNA限制酶酶切图谱的鉴定)时,凝胶应该在无EB情况下电泳,电泳结束后用EB染色。染色完毕后,通常不需要脱色。但是在检测小量DNA(小于10ng)片段时,通常要将染色后的凝胶进行脱色。
溴化乙锭可以用来检测单链或双链核酸(DNA或RNA)。但是染料对单链核酸的亲和力相对较小,所以其荧光产率也相对较低。事实上,大多数对单链DNA或RNA染色的荧光是通过染料结合到分子内形成较短的链内螺旋产生的。
1.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2.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3.切勿吸入粉尘。
4.不慎与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
溴化乙锭或3,8-二氨基-5-乙基-6-苯基菲啶通常用作DNA染色的非放射性标记,以便在电泳和其他基于凝胶的核酸分离方法中识别和可视化核酸条带。EtBr是一种深红色,结晶,非挥发性,无味的粉末,适度溶于水。这种材料在紫外(UV)光下发出红橙色荧光,当与双链DNA结合时荧光增加。虽然它是基因组研究的有效工具,但其危险特性需要特殊的安全处理和处置。